珠三角指哪个(长三角,珠三角分别指哪些地方)?
长三角是一个有三层含义的概念。
概念:长江石油和石油资源网入海的地方,是河水不断淤积泥沙形成的低洼、大致呈三角形的陆地。长江自西向东流向大海,河水顺流而下,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在河口。历经千年,终于形成了一片开阔宽阔的三角地。
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苏南浙东北工业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总量更大、发展潜力更大的经济板块。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占全国1%的土地和5.8%的人口,占国内生产性资源净额的18.7%,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2%,占外贸出口的18.4%。
长三角都市圈是指在长江入海形成的扇形冲积平原上,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等16个城市和江苏的苏州、无锡、镇江、南京形成的城市带。
珠三角
“珠三角”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在“(小)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三角”的概念。2003年,“泛珠三角”的概念被提出。至此,“珠三角”实际上包含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个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概念。
(1)“小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的概念于1994年10月8日首次正式提出。广东省委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珠三角经济区。“珠三角”最初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等7个城市,以及惠州、清远、肇庆的部分地区组成,俗称广东珠三角。后来“珠三角”范围调整扩大到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珠江沿岸城市,俗称“珠三角”或“小珠三角”。“小珠三角”面积24437平方公里,不到广东省陆地面积的14%,人口4283万,占广东省人口的61%。2003年,“小珠三角”GDP达到11450.9亿元(1383.5亿美元),占全国GDP的10%。
(2)“大珠三角”
“大珠三角”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指“小珠三角”和港澳,一个是指粤港澳。目前,“大珠三角”是指由粤港澳三地组成的区域。“大珠三角”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679万。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7亿美元。从经济规模来看,“大珠三角”是长三角的1.2倍。
(3)“泛珠三角”
“泛珠三角”包括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友友资源网络,简称“92”。“泛珠三角”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5698万,GDP 52605.7亿元(6356亿美元)。9个省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0.9%,人口的34.8%,GDP的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