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情商)?
什么是情商?
自从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一书出版后,大家都说情商比智商重要,但很多人认为情商就是会说话,脾气好。是真的吗?/你不说。会说话脾气好的人情商更高?
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他的一个下属。他说,不要用马屁精当领导,因为他自己也吃了大亏。
原来我朋友有个* * *背景的经理。她在做* * *的时候,很受客户欢迎,所以在她所在的部门业绩一直名列前茅。
因为她很健谈,脾气好,和公司同事关系也很好,很快就被提升为经理。
然而,最近她几乎搞砸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因为她的个性没有人愿意冒犯。
事情是这样的,我朋友的公司要开新闻发布会,事关公司全年销售业绩。经理负责这次会议。
因为是千人会议,所以和酒店签合同的时候,提前一个晚上就把会议设备安装调试好了,但是当晚酒店正好接待了一个酒席。一般酒席在八九点左右结束,但那天酒席上的客人都打了hi,没有离开。根据合同,酒店本可以强行清场交付。
但在宴会方和酒店的一再要求下,好脾气的经理只好让会议设备公司的施工人员等一会儿。最后,发布会安装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十二点了。由于深夜疲劳,第二天的发布会出现了很多错误和疏漏,导致公司会议人员奋力补救,差点搞砸了一场重要的发布会。
我想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事情。有的人脾气很好,很健谈,人际关系看起来也很和谐,谁都不得罪。
但是,不得罪任何人的结果是有代价的,因为当一个人不得罪任何人的时候,他就得得罪自己。
你能说这样的人情商高吗?
如果这种人也叫高情商,那情商真的一文不值。
其实情商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那么情商到底是什么?
情商是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智商是指一个人的情绪能力。
情商的概念是由耶鲁大学的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迈耶在1990年提出的。情绪智力由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共情和人际关系五个方面组成。
人的情商和智商不一样。一般认为智商大多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情商与后天培养有关。
分为EQ :
1.了解自我情绪;
2.管理情绪;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的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把这五个概念稍微调整成了五个部分:3360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共情、人际关系。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自我认知。
自我意识是感知自己情绪的能力,对自己的情绪有敏锐的感知。这是人类的动物本能。在成长初期,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
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这方面的能力会减弱甚至消失呢?大致有四个原因
1.因为你经历了一些非常痛苦的创伤性事件,潜意识只是为了不让你感受到这些痛苦而选择性地关闭了这种感知能力。
也就是说,以前的关系差到我根本没感觉;
2.后天错误教育的结果,有的人认为有些情绪是不好的,于是慢慢学会压抑这些情绪。
3.被脑中的执念控制,俗称“上脑”。有些人越了解真相,感知能力越低。
4.由于脑部病变或缺陷,比如一些做过脑部手术的人,大脑的某一部分被切除后,会丧失情绪感知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根据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愈合过去的伤口,允许情绪表达,更多地利用身体的感知能力,训练意识能力。
关于自我意识的具体内容,我以后再和大家分享。
第二,自制力。
大多数人对自制力有误解,认为某些情绪是不好的,比如愤怒、悲伤等。这些负面情绪一旦出现,就要抑制。结果就是你失去了感知情绪的能力,情商更低。
以开车为例。想控制一辆车,就要知道它的性能,知道怎么用,这样才能把人和车融为一体。
你是业主,你不反对。
情绪也是如此。当你能感知、看到、理解情绪,你就能成为情绪的主宰。这个时候,情绪可以为你所用。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
你可以把每一种情绪都当成你内心的孩子,这样你就能看到它们,理解它们,成为它们的主人,与它们和谐相处,让它们成为你的资源。
就像开车一样,控车就是不跟车对抗,而是坐在驾驶的位置上,让车成为你的资源供你使用。
至于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会在后面和大家分享。
第三,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不是学习成功的口号,而是不断向上成长的能力。
就像一棵树,当它被挡住阳光的时候,它会自我调整,在土壤里扎根,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自然生长。
健康的人天生就有这种能力。
那为什么有人会失去这种能力?
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人生初期,遇到周围重要人物不断的恶评,就会内化为很低的自我评价。
然后就会有一种自我否定的心态,一个自我否定的人是无法激励自己的。
提高自我激励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提高延迟满足的能力,
设定目标,保持乐观和希望,进入心流状态。我们稍后将介绍它们。
第四,换位思考。
同理心是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
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共情能力强,有的人共情能力弱呢?
一项研究结果认为,当孩子小时候的情绪得不到父母或其他亲近的人的回应时,这种能力就会被削弱或封闭。
有些人因为创伤事件或者错误的教育,长大后会在自己周围筑起一堵无形的墙,逐渐切断自己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
一个人之所以能筑墙,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所以恢复这种能力很简单,就是通过学习或者治疗来治愈自己的伤口,提高自己的安全感,拆掉那些不必要的墙,打开自己,唤醒自己的慈悲。这样,你不仅能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也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幸福。更多关于共情的研究成果,稍后分享给大家。
第五,人际关系。
理解他人感受并采取相应行动调节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际艺术的核心。
人际关系必须建立在“自制力”和“同理心”这两种情商能力之上。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两种能力。除了这两种能力之外,还有以下技能:
1.表现情绪的能力;
2.情调;
3.社交智能;
4.融入群体的能力。
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在“自制力”和“同理心”的前提下很容易学会的,因为这种能力更多的是一种 *** 或者策略。
后面我会和大家分享书中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今天重点是让大家对情商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有一个整体的感受,以便于后面的细分领域的进一步学习。
再总结一下,情商由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同理心、人际关系五种能力组成。
在了解了情商的五种能力之后,我们再回到上一个案例中脾气好的女经理,显然不符合这五种能力。
她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首先违背了“自我意识”的原则。表面的和谐不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假象。压抑自己去讨好别人是不和谐的。充其量是讨好,讨好的代价是伤害自己和亲人。
好的人际关系就是我好,你好,大家都好。只有大家都舒服的关系才是好的关系。
通过以上大致的解释,相信你已经知道什么是情商了,那么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呢?
众所周知,你今天过着怎样的生活,是你过去的行为造就的。
是什么驱使一个人去行动?
答案是情感。
所有的情绪本质上都是某种行动的驱动力,也就是进化过程中给予人类的应对各种情况的实时预案。
英语单词“emotion”的词源来自拉丁语“motere”,意为动作、运动,加上前缀E,意为“向上移动”,可见每一种情绪都隐含着一定的动作倾向。
行动不仅受情绪驱动,而且在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做决策时,感觉的作用等于或往往超过思维的作用。一般的知识都会过分强调智商的价值和意义,但只要回顾一下自己过去的决策过程,就会发现当情绪占主导时,智力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
一般都是这样,特殊情况下情绪的作用更大。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引导我们迎接困难或挑战——这些挑战和任务往往太大,无法仅靠理性来处理,比如危险、痛苦的失去、坚持目标的毅力、建立人际关系、组建家庭等。
在这些人生的艰难时刻,往往是情感的力量,能让我们有渡过难关的力量。
情商就是运用情绪的能力。情感是生命中巨大的能量。如果这种能量利用不好,很可能会因为失控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小的会造成人际冲突和身体疾病,大的会造成疯狂、杀人、自杀等极具破坏性的行为。医学数据表明,人的疾病有75%是由情绪引起的。一个人如果能一直保持愉悦的心情,寿命可以增加5-7年。
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犯罪分子中,半数以上的犯罪行为是由情绪失控引起的。
相反,一个善于利用情绪的人,也就是情商高的人,能够把情绪的力量用于学习和工作,不仅可能有助于事业成功,也可能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情商高的人人际摩擦少,家庭和睦多,婆媳关系改善,婆媳关系和谐,年轻人孝顺,老人幸福,家业丰收,身体更好。
所以,情商在人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是说智商不重要,但是智商也很重要。只是相比之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情商比智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