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近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除上海、湖北、西藏外,28省份已公布202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整体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高于城镇私营单位。
报道称,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对比“全国平均线”,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6省份平均工资超过全国。此外,宁夏、重庆两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也跨过10万元关口,分别为105266元、101670元。
按行业门类划分,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2021年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50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1776元;金融业150843元。
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在2021年的年平均工资同比增长最高,达13.5%,其次为金融业,年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3.1%,而采矿业则跻身前三,同比增长12.2%。
时间拉长到五年,我们发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五年年平均工资最高,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轮流位居其后。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相关负责人解读指出,随着信息化发展,近几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水平与增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加之疫情防控需要,在线消费需求旺盛,带动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平均工资的增长。
大学生高薪行业、职业揭晓
全国情况如上,那么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在主要行业类中,2021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月收入最高(6781元);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的薪资水平也相对较高,位列第二,达到6508元;运输业、金融业以6351元、6100元分列第三、第四位。
以下为十大高薪行业类:
从月收入增长较快的五大行业类来看,机械、化工、医药、初级金属制造业以及采矿业等月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与2019届相比增长率均在10%以上。
从职业来看,毕业生干什么工作最挣钱呢?
分析发现,计算机与数据处理、互联网开发及应用类职业月收入较高,位列前两位,2021届分别达到7005元、6885元。需要注意的是,受互联网领域业务优化调整影响,上述两类岗位的薪资增速放缓。
此外,毕业半年后月薪超6000元的职业类还包括交通运输/邮电、经营管理、电气/电子(不包括计算机)、生产/运营、金融(银行/基金/证券/期货/理财)、表演艺术/影视。
以下为十大高薪职业类:
从月收入增长较快的十大职业类来看,生物/化工、农/林/牧/渔类、机械/仪器仪表、建筑工程、矿山/石油、测绘类职业月收入增长较快,与2019届相比增长率均在10%及以上。
进一步细分到各职业,我们梳理发现,2021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职业主要来自于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岗位,包括互联网开发人员、游戏策划人员、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程序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网络设计人员、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等。
大数据物联网时代,互联网相关行业依旧是大学生追逐的热门,该行业提供的岗位也较多,如产品、技术、运营、设计、市场和销售等。
数据说明:
2021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2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5万。覆盖了407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了本科毕业生从事的584个职业、324个行业。
201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0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6万。覆盖了382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了本科毕业生从事的587个职业、325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