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6月,刚刚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红军还没来得及休整,蒋介石就派出三十万大军,第三次“围剿”紧接而至。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从容应敌,其中在黄陂围歼敌军第八师,成为神来之笔。
当天天降大雨,林彪指挥红四军和红十二军主力冒大雨发起攻击,一举突入黄陂,歼敌两个多团,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和红七军从东面发起攻击,歼敌一个多团。这次战斗一共歼敌4个团,活捉两个团长,俘虏了4000多人,缴获各种枪3000余支,机关枪30多挺,迫击炮11门,电台1部。
在缴获电台时,红军还抓住了一个年轻的通讯兵,叫朱文麟。这个年仅19岁的通讯兵可不简单,被俘后当即帮助红军查出一份紧急电报,直接导致了蒋介石第三次围剿的彻底失败。30年后,这个通讯兵更是给老蒋和美国人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朱文麟参加红军后,改名朱虚之,是浙江临海人。李敖恨蒋介石,连带看不起浙江人,常说“黄花岗72烈士”没有一个浙江人。但在新中国开国将军中,浙江贡献了15位,都是少将,朱虚之就是其中之一。
朱虚之,1912年正月出生于临海五所巷三号。其兄朱文彪、大姐夫谢哲琨都是黄埔军校五期毕业生。1926年,朱虚之进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读书,后来因为学潮转学到了回浦,初中毕业后在兄长资助下,进入南京钟南中学。
因为在南京上学的学费太贵,朱虚之就想早点找个工作,于是加入了国民党军事交通技术交流所学习报务,是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军事交通技术交流所三期生。刚入学一年多点,朱虚之就随毛炳文的第八师到江西“围剿”红军去了。
就这一仗打下来,毛炳文的部队全军覆没,少经世事的朱虚之也当了俘虏。在看到苏区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拥戴,感受到红军的纪律严明、关心百姓,再跟国民党的军队一对比,朱虚之也决定参加红军了。
在当时的红军队伍中,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本就不多,像朱虚之这样的通信兵,就更是属于紧缺人才了。当时红军的无线电,物和人都是从国民党军队来的。朱虚之直接被分配到军委总台,任副报务员。
在红军队伍中,朱虚之感受到了此前从没有的氛围,大家在一起亲密无间,根本没有官兵等级之分。刚入红军时,第一次找他谈话的是特务营政委萧华,这位有名的“红小鬼”当时才15岁,比自己还小4岁。解放后,朱虚之担任空军通信处长的时候,萧华正是空军首任政治委员。
接下来,朱虚之历任红三军无线电分队队长,军委电台一分队队长,红九军团电台分队队长,红一军团无线电中队队长。1933年5月,朱虚之在其无线电中队政委钟夫翔等人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常会丢掉辎重,轻装前行,但不管什么时候,无线电器材都被视为无价之宝。当时的电台器材十分笨重,收、发报机有四十多斤,六十多斤重的的蓄电池就有六个,一部发电机有九十来斤,还有零件箱和汽油瓶等。朱虚之总是不厌其烦的给运输的战士讲电台的重要作用,述说“千金难买一肩挑”的道理。
抗日战争开始后,朱虚之先任八路军总指挥部无线电大队副大队长兼一分队队长,负责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派驻南京的办事处和115师、120师、129师及各旅旅部的联络,还与国民革命军个别战区司令长官公署联络。可以说是朱德、彭德怀等司令部首长的千里眼、顺风耳。
在平型关战役中,朱虚之跟他的无线电就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八路军先头部队115师向晋东北抗日前线挺进时,日军第5师团侵占了阳原、蔚县、广灵,并向平型关、茹越口内长城防线进攻。
此时,朱虚之带领总指挥部无线电分队埋伏在五台山附近,架起电台与115师保持联络,朱德总指挥正是通过这部电台,及时电告第115师,指挥该部及时发起了平型关之战。
战役打响后,晋北突下暴雨,五台山附近的无线电信号受到暴雨影响,极其微弱,朱虚之与战士们心急如焚,生怕与前方失去联系,延误战机。
“抱起装备,上山顶!”朱虚之果断下达命令,战士们赶紧用防雨布把器材裹好,连夜冒雨上山。到达山顶后,通信信号好了不少,战士们架好电台,迅速给115师司令部通信科发去电报。
得到了有利的信息,115师及时抓住战机,命令全线发起攻击。日军板垣师团一个旅遭到歼灭性打击。平型关大捷为抗日战争打了一针强心剂,证明了日军并非不可击败。此役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
1940年,在延安中共北方局党校第一期学习后,朱虚之改做政治工作,任山东纵队政治部直工科科长、组织科科长,鲁中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在罗荣桓政委的直接领导和关心指导下,他边学边干,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积累了政治工作经验,并参加了多次战斗、战役。
解放战争期间,朱虚之在东北期间建立了东北民主联军电气专门学校并兼政委,培养了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有觉悟”的通信干部(主要是报务干部)。
建国后,解放军人民空军成立,刘亚楼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空军成立之初,通信工作亟需加强,此时刘亚楼想到了老四野的朱虚之,坚持邀请朱虚之加入空军,出任空司通信处长。
建国初期,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常常仗着空中优势,在沿海地区轰炸袭扰。金门炮战后,解放军逐渐控制住沿海的制空权,国民党空军又开始采用侦察机对大陆实施骚扰。后面更是改飞美国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侦查获取的情报全部送给美国。
1960年,周恩来亲自点将,朱虚之被任命为空军技术部政治委员,全身心投身到地空导弹部队的建设中。后面几年,朱虚之将军先后担任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政委、空军第二高射炮兵指挥部政委兼党委书记等职务。不管职务是什么,朱虚之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用地空导弹把敌高空侦察机揍下来。
此时空军仅有三个导弹营。第一、二两个营归第三训练基地建制,驻北京;第三营归空军技术学院建制,供教学之用,驻陕西。击落敌机的任务落在第二营身上,该营就是曾在1959年击落过蒋介石的RB—57D型高空侦察机岳振华营。
朱虚之亲自带着营队设伏,随时观察敌机U—2飞行航线标图。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后,朱虚之决定将设伏地点移到江西南昌以南一处丘陵地带。二营于进入阵地,制订作战方案的同时,检查了兵器,加强了伪装,即进入战前练兵。同时军区派来了高炮连掩护。
仅仅过了十多天,美蒋空军一架U-2侦察机果然窜入目标区域。只见标图板上敌机飞行极为狡猾,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战勤人员认真操作,营长看准时机,一声令下,三发导弹呼啸而起,直冲敌机U—2,荧光屏上立即曝出几点亮点,目标高度迅速下降,显示敌机已被击中!
阵地上一片欢呼之声响彻田野。营指挥所立即将这一战果报告上级指挥所。老表们正在田野里干活,忽听三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仰天一看,只见三条火龙,划破蓝天奔向远方,极为壮观。大家联想那次夜间看见的汽车队伍,都认为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队。到了美蒋高空侦察机被击落的新闻传开后,才知道它是一支空军部队。
关于这次作战的战法,朱虚之将之总结为“近距离开制导雷达天线,迅速的战斗操作,歼灭敌机。”又称近战法。后来根据实际情况,朱虚之又改进成“诱敌深入,放进来打”的超近快战法,只要敌机窜入我防线,一定可以击落它。
利用这一战法,闯入我领空的U-2侦察机被击落五架,生俘飞行员二名。从1968年起,国民党空军停止派遣U-2闯入大陆活动。
朱虚之将军可以说是解放军的一位传奇将领,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军校毕业成为国民党的一员,却能在艰难的时候毅然决然加入红军,踏上长征之路。为了革命,从18岁离开家乡,仅1950年回过一次家,将毕生都献给了革命。退休以后,还撰写了二万多字的《六十年代中国地空导弹部队成长纪实》。
朱虚之将军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非常严格,他的儿子朱汉斌成为一名富商,是新大陆冰淇淋的创始人。孙女朱珠是著名的主持人、演员、歌手,连续多年入选“全球最美100张面孔”,甚至超过范冰冰,被人誉为中国第一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