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众消费,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免征新能源车汽车购置税政策延至明年(2023年)年底,于明年的年底之前将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用市场化办法促进整车企业优胜劣汰和配套产业发展。大力建设充电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予以支持。
免征车购税的四个阶段
首次免征购置税是在2014年,2014年时国家针对城市污染问题以及考虑到汽车行业的发展,决定推动和实施购买新能源车辆可以享有优惠的政策,自2014年9月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免除车辆购置税。
第一阶段时,预计将这项优惠政策自2014年延用至2017年的年底到期。在此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2014年的7.48万辆飙升至2017年的77.7辆,77万余辆的销量成绩相当抢眼,相比于2014年的销量翻了足足10倍有余。
第二阶段,这项优惠政策极大程度地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17年,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财政部、税务总局随即提出《关于继续执行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公告》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意味着该项优惠政策延长了三年。
第三阶段,在政策的不断促进下,国内新能源市场不断向好。2020年4月份发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该项政策再次被延长了两年。
第四阶段,在汽车购税政策下,新能源车的表现超过预期。2022年8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免征新能源车汽车购置税政策延至明年(2023年)年底。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销分别完成327.9万辆和319.4万辆,中汽协预测全年产销有望达到550万辆。
买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优惠政策?
1.严格执行国家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相关政策。对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补贴标准1: 1的比例给予地方配套补贴,国家和市财政补贴总额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
2.对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者,首次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费给予财政全额补贴;
3.财政部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按照节油率分为五个补贴标准,最高每辆补贴5万元;每辆纯电动车可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补贴25万元每辆车;
4.10米以上城市公交车还有其他标准,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分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最高补贴分别为8万元/辆和42万元/辆;纯电动汽车补贴标准为50万元/辆;燃料电池汽车最高补贴标准为60万元/辆;
5.2010年6月,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中央财政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
6.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符合配套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给予3000千瓦时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6万元;
7.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对节能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这是车船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8.自2012年1月1日起,节能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通知》第六条明确,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油耗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
积极健全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
车辆购置税属于价外税,对消费者征收且购买汽车时车辆的价格与车辆购置税价税分离,对于有买车意向的人来说,是会直接对购车价格产生影响的。消费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车购税税负的大小,免征购置税对消费者来说是降低其购车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享受免征税所带来的经济福利。例如一台价值15万元的紧凑级轿车,购置税通常约为1.2万元左右,消费者就等同于享受了1.2万元的福利。
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数量为784万辆,整个行业已开始从量变转向质变。一些国内汽车企业也提出了到2025年完全停止销售燃油汽车的计划,但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保有量分别为784万辆和261万台,车桩比为3:1,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之间的数量仍存在差距。同时,从产品结构来看,纯电力市场的“哑铃”结构仍有待完善,国内高端新能源产品仍有待突破。
在日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也提到要大力建设充电桩,这将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广新能源车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健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结构正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