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片电影的人,对片中的人气美食“蚯蚓干”印象深刻,吴孟达饰演的姥爷为了救孙子,特意带着一包陈年蚯蚓干贿赂狱警,可见算得上厚礼。有人就好奇了,除了蚯蚓,还有哪些虫子是可以吃的?虫子真如大家所言的那么“营养”?我们吃它们真的安全吗?
如果拿与鱼片干、牛肉干、羊肉干(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6.1%、45.6%、28.2%)相比,可以看出,这些食用昆虫的蛋白质含量不算低了。
不过,这些昆虫的营养含量并非一成不变。有的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其主要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的含量存在差异。例如,家蚕1龄幼虫期蛋白质含量最高,随着幼虫的发育,蛋白质含量下降,进入4龄期,蛋白质含量又升高,但化蛹后,蛋白质含量又呈下降趋势。
而跟大多数食物一样,加工和烹调(如干燥、油炸)也会影响昆虫的营养价值,例如油炸后脂肪含量会增多。
吃这些昆虫真的安全吗?
营养归营养,但不少人对“吃虫子”还是心惊胆战,除了外形吓人,还会担忧在食用安全方面有没有风险。答案是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如:
含致病微生物
跟其他食物一样,食用昆虫中也可能含一些致病微生物或者寄生虫,如竹虫肠道内可携带沙门菌、志贺菌等致病菌,食用不当会有潜在危险。
引发过敏
昆虫与许多其他节肢动物(如螨虫,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及软体动物等)可有共同的过敏原。因此,易过敏的人要谨慎吃各种食用昆虫。
含天然有毒物质
有些昆虫的某些部分可能含一些有毒物质,如松毛虫的蛹可作为蛋白质食品利用,但松毛虫幼虫体表的毛有毒,只有去除有毒部分后才能食用。
为保证食用的安全性,建议在加工、贮存、及烹调食用昆虫时,采取与其他食物一样的健康和卫生措施,比如彻底煮熟以消杀灭致病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