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澳洲大火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一篇被称为“2020年全网第一爆的超级好文章”横空出世,获得了千万阅读量和在看数10w+,成了开年第一篇刷屏朋友圈的爆文。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牛逼!》。
作为自媒体作者,我和身边的其他作者试图讨论到底有多强的水准才能在一个小号里写出千万级阅读的作品,这篇爆文,爆红的点又在哪里?
当我们看到作者一栏时就明白了,这篇文章的爆红,完全不是意外。
青年大院的前身,是坟头草已经三米高的“今夜九零后”。
而“今夜九零后”,就是爆文专业户。
2018年10月,易岚团队三人在创号两个月后凭借《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获得千万阅读,涨粉30万,堪称奇迹。
这个凭借写锦鲤走红的公众号,自己也成了锦鲤。
咪蒙系写作以煽动读者情绪为杀手锏,一度站到了自媒体行业的顶端,对悬在头上的那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浑然不觉。
“今夜九零后”在半年后死于《那个 17 岁的上海少年决定跳桥自杀》一文,这一次,他们的“推测式”写法终于触碰到了读者的底线,因为在文章中推测了男孩跳桥前与母亲的对话,受到了一波接一波的质疑,负面影响一度酿化,道歉删文也无济于事。5月7日,“今夜九零后”公众号被永久停止使用。
有网友说:“一个今夜90后被封,还会有今夜91后、92后重新营业。”
果然,没等其他人崛起,今夜九零后的原班人马就化身青年大院,带着他们的爆文来了。
“咪蒙系不死”是真的,在看这篇文时,我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咪蒙系文风和爆文写作套路,作者在努力地煽动情绪和以偏概全。
或许在一心求红的自媒体写手眼里,这是一篇需要通读五遍并背诵全文的经典范文。
但站在读者的角度,我发现了这篇文章的一些问题。
青年大院对澳大利亚现状的描写,实在不够客观。
在《第一财经》旗下的“未来预想图”中,作者甘若兰对于澳洲大火进行过科普,大火存在的意义一目了然。
“在澳洲大陆数万年的历史里,山火被视为维持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有许多野生动植物依赖山火繁衍。比如,桉树生而为燃,它的种荚在燃烧时会打开,在火中得以传播。”
而桉树占澳洲森林总面积的77%,森林中一大半都是桉树,野火促进生态系统迭代是常识,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发灾难。
没错,澳洲政府救火不利,具有难逃的责任。但这场大火蔓延的最主要原因是恶劣的气候变化,而且澳大利亚的民众都心系于此,完全不是青年大院文中所写的“在澳大利亚,所有人都觉得,这场大火与自己无关。”
一个名为Hazza澳洲人,在微博中强烈谴责了青年大院的文章,说自己的叔叔已经辛苦了四个多月,还不知道要坚持多久。
四个月内,尽管灭火条件艰难,消防员和居民们始终奋战在与大火抗争的一线。
整个澳洲的在职消防员,仅有700多人,但仅仅新州和维州的志愿者数量,就已经超过了11万人。
一位志愿者救助了一只小袋鼠,画面令人感动。
消防员们为了抓紧时间灭火,竟然从枯木中抓毛毛虫吃。
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连续十天没休息的消防员对女儿说“我就睡五分钟”,然后一头栽在自家院子里睡着了。
年仅六岁的澳大利亚Owen’s,制作考拉粘土像,筹集了1200美元。
Hazza表示,自己的朋友会在社交网站上组织捐款,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举办一些小活动,因为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不是像文中所写的那样:“澳大利亚的普通民众们,一夜之间变成无家可归的难民。他们只能坐在空旷的沙滩上,不停回望身后的家,眼睁睁地看着被这场大火吞没。”
诸如此类的不实言论还有很多。
“在自己国家烧成焦土的前提下,澳大利亚政府和消防员一起正常休假,欢度圣诞节。”是因为圣诞节当天迎来了大雨,多地火情得到了控制,消防员们连续工作了两个月,早已筋疲力尽,身体在透支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得以和家人团聚一天。
文中对烟花表演的描写令人揪心,“在悉尼市长强烈要求下,烟花汇演如期举行。”、“这场酒池肉林的盛宴,只让我看到了澳洲民众跌入谷底的绝望。”
Hazza说,烟花表演是常年坚持的项目,今年的烟花表演已经筹备了18个月,也在表演当天为灾区筹集了200万澳元,他身边的多数澳大利亚人都是支持的。
在灾难面前,没有人会冷漠地看着国家走向毁灭。人们需要“仍然可以正常地生活”的勇气,这场烟花表演,在困境之中给了他们希望,又从何而来跌入谷底的绝望呢?
澳洲这场火,烧得有多揪心,写下偏激言论的人就有多无脑。
所以,在这篇所谓的“全网第一爆的超级好文章”里,我只看见了作者通过踩一捧一,运用大量煽动性的语句,将灾难奏成了赞歌。
澳洲大火与大兴安岭大火的性质不同,将二者对比是无意义的。
唯一的相同点,恐怕就是相同的惨烈。
33年前那场惨烈的大兴安岭火灾,200余人葬身火海,5万余灾民失所,却成了作者寻找自豪感的对象。
持续4个月的惨烈的澳洲大火,烧毁了60万公顷的森林,五亿只动物丧生,至今尚未扑灭,作者却拼命地用激烈的语言批判政府,批判澳洲居民,将澳大利亚的山火称为“荒唐的事情”。
在澳大利亚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选择去攻击他们。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不仅自私,并且诛心。
在文章爆红之后,我似乎明白了这篇文章存在的真正意义。
一面在文章中痛心疾首,一面在朋友圈里得意扬扬。
青年大院团队们的狂喜,暴露了他们支离破碎的三观和吃人血馒头的丑陋居心。
有人给他们算了一笔账,近3000万的阅读量,是涨粉至少300万,和35万元左右的的流量主收益,以及过万人的赞赏金额数。
青年大院-澳洲火灾一文数据
为数据流量不择手段,早已成了自媒体界的一大乱象,青年大院只是众多自媒体中比较成功的一个。
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对于自媒体人来说,数据就是命。
很多老板都为自媒体小编规定了阅读量指标,不完成就没奖金,还要被批评。我身边有些小编,赚着实在算不上高的工资,花钱买阅读量蒙混过关,身心俱疲。
一些独立的自媒体人,更是为数据操碎了心,一不小心就走上了吃人血馒头的路,忘了当初做自媒体的初心和底线。
还记得某位明星去世的那天,我最好的朋友偷偷跟我说:“求求你,别写她了,她是我的偶像。”
但其实我为了追热点,已经写完了。
那篇文,是我去年公众号数据最好的一篇,转发的时候,我把她屏蔽了,但她也看见了。
因为这件事,我后悔了很久。
或许借青年大院的此次事件,我们每个自媒体人都应该引以为戒,自我反省。
咪蒙系不死,是因为尚有一大群人为这样的文章买单。写咪蒙系文章,就是为了能快速赚足眼球,博得流量。
但现实告诉我们,这条幻想中的走红之路,总有一天会走向死胡同。
咪蒙被封,“今夜九零后”臭名昭著,《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牛逼!》的文章已经由于违反公众平台运营规范,被禁止分享。
“今夜九零后”之前承认,自媒体人没有新闻采写权。
可这不代表自媒体人可以因为没有新闻采写权,就可以罔顾事实、煽动情绪、无脑推测,丢掉一个媒体人最基本的底线。
自由表达有尺度,为了流量而放弃操守的人迟早会被读者放弃。
脚踏实地,勿忘初心,才是在自媒体时代长久生存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