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者,一直备受尊重,但是人无完人,老师也有缺点,但是有些老师因为一己私欲,破坏了整个队伍的名声。
老师在班级里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家长想要“巴结”老师,有时为了迎合老师,也是有求必应。
但是老师似乎不领情,对家长的要求也是越来越过分,甚至牵扯到利益关系,这不重庆的一位老师就因为跟家长借钱,被拉到了风口浪尖。
重庆一老师跟家长借320万,理由让人无法拒绝西南大学附属小学是公认的好学校,不管是教学水平还是师资力量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家长也是非常信任学校,但是近日,多名家长曝光自己孩子的班主任,这位老师在一年的时间里,以家里老人生病急需用钱。
向超过班级一半的家长借钱,加起来高到320万,很多家长表示:自己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但为何家长能心甘情愿的帮助,为何一年后才发现事情的严重?
原来老师竟然利用职务之便,口头承诺让家长把孩子送到西南大学附小,所以家长们为了孩子上学,才会心甘情愿地答应老师。
这位老师也很“聪明”,不在一个羊身上薅羊毛,每个家长借出的金额都不多,所以家长们才一拖再拖。最后调查才发现,老师竟是因为迷上了网络上的金钱“游戏”,因为输钱无力偿还才想出这个办法。
网友看到后竟然说是家长的错,一开始就应该拒绝,都是家长们“内卷”,想着巴结老师才会造成这种结果。
但笔者想说,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一心为了学生的未来,但是老师为人师表,在大学接受着教育,没给学生做到表率作用,不应该被原谅。
老师应该表里如一,但对于私生活,是否应该牵扯到师德师风?现在社会网络发达,人与人之间的秘密变少,老师的私生活有时会暴露在家长面前,很多家长会将老师的私生活跟学校教学混为一谈,所以老师的私生活到底影不影响教学呢?
在学校老师的形象是教育育人,处理同学间的事情严肃认真,对待家长态度亲和,一心为学生服务,但是下班后,老师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爱好。
尤其是女老师偏多,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所以私下喜欢打扮时髦,晚上去休闲娱乐,偶尔会分享朋友圈,这是人之常情。
很多家长就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老师,觉得老师就应该三点一线,一心为学生服务,学生出现问题能第一时间出来解决。
对老师放学后的生活评头论足,把它带到课堂上,在笔者看来未免对老师过于苛刻,上学期间能够做到老师应尽的义务就可以。
重庆这位老师私下的爱好虽然不值得提倡,家长也无权干涉,但是老师竟然为了自己的爱好触犯法律,辜负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还利用老师的身份给家长承诺,给学校抹黑,也给教师队伍抹黑,这种情况不应该被原谅。
家长不用一味“巴结”老师,学会说“不”,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这件事一出,很多家长都大为震惊,觉得老师竟然可以做出这样的事,也让很多家长意识到,不能一味地迎合老师,所以笔者想说,家长不用一味地“巴结”老师。
其实大多数老师还是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会喜欢诚实守信爱学习的学生,所以家长有巴结老师的时间不如告诉学生好好学习,告诉他做人的道理,自然会得到老师的关注。
有的家长一味地讨好老师,把学生不努力学习的原因归结到老师不认真教学上,只会让学生蒙蔽双眼,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尤其是中小学生,正是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即使真的遇见失德的老师,家长也要鼓励学生从自身找原因,让学生在逆境中学会学习。
家长如果遇到老师不合理的请求时,一定不要一味地迎合,老师在学校教书育人是职责所在,家长和老师不要有过密的交流,家长一味的让步,只会让老师得寸进尺。如果遇到这样的老师,家长也要及时跟学校反应,对老师进行教育。
笔者寄语:既然想当老师,就要做好奉献的准备,一心为学生着想,老师的教育方式容易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未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才能让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今日话题:如果你是家长遇到老师借钱该如何应对?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给笔者留言分享,说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图片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笔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