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仁宇,或许很多人感到陌生,但说到黄仁宇的著作《万历十五年》,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因为《万历十五年》常年占据各个图书平台的中国史榜单前十名,且风靡全球。
黄仁宇的传奇人生,造就了他独特的历史观和写作手法。曾被历史大家,也是黄仁宇的老师余英誉为“奇侠”式的学者,黄仁宇他当过兵、留过学、当过老师、做过学者。一本《万历十五年》,让他成为最会讲故事的历史学家,也被坊间戏称为“历史界的琼瑶”。
而《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也加剧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传播,剧中多次提及本书,高育良的情人高小凤更是熟读此书,一举攻陷了不贪财色的高育良。
那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有什么神秘之处,影响着几代读者,从学者到普通读者,从官员到商人,吸引着无数读者为之着迷呢?
首先,《万历十五年》采用大历史观的观点,也就是用望远镜般的视角看历史,是神的视角,是高瞻远瞩的,这在历史界,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这是由于历史界的研究习惯了用显微镜去放大某一点,做好事无巨细。
而大历史观,能给读者的启示,而更多的是让读者打开思路看历史,再从历史看人生,有一定的观史窥见人生走向的意义。
再则,《万历十五年》的行文风格与其他学者不同,使用的是通俗化的语言,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历史,也正是这种善于用故事的方式讲述历史,让黄仁宇被戏称为“历史界的琼瑶”。《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既有文学作风,又有历史论据的历史通俗读物。
最后,《万历十五年》把历史切成薄片,选取了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作为叙事点,讲述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清官海瑞、大将军戚继光和思想家李贽的故事,体现这些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文化、政治的真实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在大时代背景下,这些历史人物内心的纠缠和抱负,让在纸上历史人物成为有生命的人物,而不是简单的被评定的人物。
如今,从1979年《万历十五年》面世,至今已超过30年,而本书依旧风靡全球,还有“不读万历十五年,读遍诗书也枉然”、“生平不读十五年,就称明粉也枉然”的戏语,可见,本书在各个读者中地位,也让《万历十五年》成为流行的标志性读物,这也给学术界探索如何走出去提供了参考方向。
如果你还没读过《万历十五年》,不妨点击下方横幅购买一本,静下心来,感受一下在神一般的视角下,那些历史人物的抱负和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