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聋发聩:读音为zhèn lóng fā kuì,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近义词:醍醐灌顶、震耳欲聋
反义词:装聋作哑
造句:
1、这声音不断反复,如歌如泣,如痴如呆,振聋发聩,渐飘渐远。
2、徐复观先生的这些观点,可以说发前人之所未发,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为我们理解中国艺术精神,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线路。
3、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一直萦绕于我的耳际。
4、王刚的文章大胆针砭时弊,振聋发聩,受到人们的好评。
5、高科技非理性扩张的警醒虽然振聋发聩,但的确值得严重关切。
6、大师的文笔简洁而又有力度,气势连贯,振聋发聩,使人读起来如醍醐灌顶,心潮澎湃。
7、尽管它缺乏振聋发聩的启示,但是这份日记仍然是有益的。
8、这篇报道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9、《戒石铭》已流传了上千年,但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
10、我的一番话振聋发聩,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